主内容開始

政商講場 - 靈活規劃「明日大嶼」 確保成本效益

香港樓價升勢未止,按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置業供款佔市民收入比重高達約七成,大幅超出市民負擔能力,正進一步說明政府開拓土地的工作已刻不容緩。

 

當局早前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計劃,當中除填海區域備受爭議之外,成本效益同樣是備受關注的焦點。根據政府初步估算,整個「明日大嶼」造價為6240億元,而土地收益介乎7000億。但估算未計及各項令成本增加的不確定因素,如建築成本上升或工程變更等等。而在外圍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下,賣地的財政收入亦難以保證。「明日大嶼」為香港未來一項最重要的建設投資,當然不可能冒著不符合成本效益的前提底下,動用數千億將項目完成。

 

但在市民對房屋迫切的需求下,任何可以增加土地供應的方案都應積極研究,而不只是提出反對聲音而令所有可行政策原地不動。最切實可行的方法是一方面按既定計劃推進,一方面優化方案。在「明日大嶼」這個長達15至20年的填海工程裡,政府可採取更靈活的方式進行規劃,在過程中持續定期檢視其經濟環境、社會需要、賣地預算及財政儲備等等,並且徵詢各界意見,在必要時作出修訂,確保項目符合成本效益。

 

在資金來源方面,發債集資、以「鐵路加發展」方式融資、甚至尋求內地政府參與投資亦可以討論。我只是拋磚引玉,成本效益可以邊做邊優化,甚至規模亦可因應現實情況作出改變,可能性極多。為了香港未來,市民可安居樂業,各方應停止爭拗,積極提出具建設性的建議,政府亦應以積極及開放態度研究如何將可行方案盡快「落地」,以解市民之急,社會之需。

 

亞洲聯合基建主席

彭一庭

 

 

(原文刊登於頭條日報(2019年6月10日))

留下您的評論

彭一庭

2019-06-13

彭一庭

主席

執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