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内容开始

政商讲场 - 放下政治争拗 齐为香港建未来

房屋供应不足、楼价和租金过贵等问题一直困扰香港,这些问题都源於香港土地供应短缺。但基於政治考虑,往往政府所提出而又可行的土地开发议案,都会被议会间无止境的争拗不断拖延。

 

解决土地问题,正正就是政府於民生和管治的重大任务。根据土地供应专责小组的报告,保守估计现时香港至2046年最少欠缺1200公顷土地;多管齐下开发土地可谓急不容缓。现时已有形形色色可供选择的开发方案,包括发展棕地、新界私人农地、局部发展粉岭高尔夫球场及填海等;政府更积极提出「明日大屿」长远土地发展计划,为解决香港住屋问题订下明确方向。

 

面对飞升的楼价、劏房愈来愈多、公屋轮候时间愈来愈长,难道争拗比市民生活更为重要?我呼吁各界人士、专业组织、社团及政党,应该放下成见积极应对土地问题,不论是修订现有方案或提出新办法,都应该尽快积极研究,甚至可考虑重推租务管制,以回应市民房屋诉求。

 

提出反对声音容易,切实拿出可行方案极难;只为政治批判而行,令有希望、可行的方案落空实属不智。例如2014年政府曾计划研究於香港及大屿山之间的中部水域发展人工岛,惟其研究拨款申请当年於工务小组委员会遭拉布,经5次审议仍未表决,最后政府惟有撤回申请。

 

目前反对派都只管以偏盖全、原则性地摆姿态,一面倒否决方案;其实在众多开发土地建议中虽无最好,但亦不妨客观地选择较可行的积极尝试,以集其大成解决土地问题。我们要容许政府在尝试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方案以达至大众接受;今时今日土地问题亦非纯政府的责任,而是所有参政人士共同承担的责任.以反对为旗帜不断打乱政府计划并不等如政绩;我呼吁市民以电话、电邮、短讯等,向政党及区议员等表达意见,期望各方应尽快为土地政策达成共识,对可行建议先行先试、积极优化共谋对策。

 

香港不可再蹉跎岁月,社会明显已欠缺耐性,而政府觅地亦需要时间。只要民间给予支持,政客放弃以今日修改逃犯条例般以政治炒作拉布影响大局,为香港做实事,就可让处於水深火热的市民看见希望,保障扎根香港的小市民继续安居乐业,对社会重拾信心。

 

亚洲联合基建主席

彭一庭

 

 

(原文刊登於头条日报(2019年5月6日))

留下您的评论

彭一庭

2019-05-15

彭一庭

主席

执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