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建造业从红海带到蓝海
建筑业是香港一个「老本」行业,也是我的老本行。过往香港建筑业受惠於中国及亚洲各地经济起飞,亚洲地区对建筑专才需求甚殷,香港向境外输出建造业服务虽然增加,但只有少数本地中小企能够真正立足国际,这反映香港建筑业缺乏竞争力未能与海外参与者比拼。
现时香港建造业市场正面对以下三大困境:
一、行业的整体生产力在下降。建造业行业老化,缺乏新人入行。年届50岁或以上的建筑工人超过43%(约20万人),30岁或以下的注册建筑工人更少於15%(约7.2万人),这反映新人入行不足的现象持续,个别工种出现断层及青黄不接的现象。
二、香港主要基建项目由几间本地及海外大型公司垄断,中小型承建商难以进入市场。现时香港十大基建中,港珠澳大桥、高铁香港段、莲塘口岸工程及沙中綫合约约值1,800亿元,虽然我公司俊和能够成为其中一个参与者,但由港资独资夺得的合约只占总额4.5%(约84亿元),联同中/外资合组财团夺得的合约亦只占总额11.8%(约222亿元),余下83.7%(约1,578亿)由中外财团夺得,可见本地承办商要夺得大型基建合约仍相当困难。
三、低利润率。相对其他「老本」行业如金融及地产业,香港建筑业的利润确实相当微薄。2017年市值头20名於香港上市的建筑公司平均利润率只有约2%,我自己公司的利润率亦相差不远。为何香港机遇处处,建筑业却会出现现时困境呢,我认为有下列原因。其一,近几年受立法会拉布影响,政府工程项目拨款申请审批进度非常缓慢,加上政府推展工程项目的时间表考虑并不周详,导致工程量极不稳定,往往中小型承建商只能考虑当下生存问题。先不说应如何投放资源引进创新技术并提高生产力,事实上连培训和增聘资源都欠缺,因此建筑研发及技术发展落后,以致行业整体竞争力持续下降。
其二,政府对工程合同计分标准过於保守。计分制度是根据投标价格及承建商过往同类项目经验及表现来厘定。但试问一些过往已难进入市场的新兴及中小型承建商,他们该如何凭过往经验及表现而夺得入场门槛高的大型政府工程合约?如果今日没法拿取入场券,他日又如何於被少数大型公司垄断的市场凭经验去投标呢?这是一个「鸡先定蛋先」的问题。
降低门槛 支援本地中小企
行业在上述两个情况下,市场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整个建造业市场利润率偏低,严重不利行业长远发展。即使有大型的基建项目,往往都只会落入海外或中资公司手中。一些海外公司如Laing O'Rourke及Kier International,做完工程就离开香港,不能对改善业界有长远贡献。
面对现时困境,我对建造业有三方面建议:
一、优化营商环境。建议政府及业界建立一个能让本地中小型承建商和初创公司进入本地市场的环境,降低投标项目入场门槛,鼓励大型承建商与中小型承建商和初创公司合作参与项目,让各大小承建商能共同健康成长。同时建议政府要求海外大企业投标香港合约时,规定必须与本地企业合资合作,让本地企业获得参与项目的经验。
本地中小企业一般都敢於向新兴市场国家「走出去」,但新兴国家的法律及政治风险都较香港为高,那些企业都十分需要政府提供支援,以减低风险。建议政府仿效外国向该类企业提供更大政治及法律保障支持。例如香港企业在国际经商遇到不公平对待时,可直接向中国政府大使馆求助及获得「内资企业」同等保障待遇。另外,亦建议政府联同相关保险机构如中信保研究给予该类企业更优越的投资信用保障,以及向「走出去」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增加企业竞争力。
二、优化制度。现时每单工程,业界需要花大量资源和时间向政府周旋有关规划及审批的大量监督工作及提交行政文件。建议政府优化现行审批土地发展及工程方式,简化流程,优化推展工程项目规划时间表,令工程量更稳定及令立法会议员减少拉布。与此同时,建议政府及业界建立建造业专业人员责任机制,相关部门适当放宽管制及繁琐的行政程序,让专业人员像医生律师一样可自由发挥其专业,提高行业效率及专业水准。但当然,专案人士必须承担其专业责任。
三、支持企业投资新技术。除了「建造业创科基金」外,建议政府及业界对中小型承建商和初创公司提供更多资金、税务及融资支援,增加企业对创新科技投入的动力,同时优化投标计分制度,提高创新科技应用元素的考虑比重。另外,建议政府提高力度推动承建商和初创公司合作,以试点专案方式给予业界试行合作,例如近年推动的「新工程合约」模式,在试点项目成功后,可以广泛在业界推行。
过往香港政府往往以不干预自由市场经济为由,无视业界的困境及建议,令香港建造业发展裹足不前。尤其近年来面对邻近城市政府积极有为的竞争,错失不少良机。所以我很希望政府能悉心聆听业界困难所在,向业界提供更到位的支援。
彭一邦
博士工程师
(原文载於《苹果日报》港闻版A12 (2018年8月2日) )
2018-08-20
彭一邦博士工程师太平绅士
行政总裁
执行董事
标签:
留下您的评论